養豬是終身的事業——訪重慶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種豬場場長周小東
“我時常在想,一位本科畢業的大學生出來養豬,究竟有沒有出路呢?實踐就是最好的證明。經過漫漫長路我終于明白:養豬是可以終身從事的事業,是不可辜負的事業。”這一次采訪的一線代表人物是重慶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東方紅種豬場的周小東場長,當被問及“是否后悔從事養豬行業?”他如是說。
東方紅種豬場是正大重慶區最新建成并投入生產的一個種豬場,設計規模達4800頭,是目前重慶現代化豬場的代表之一。盡管種豬場投產不到兩年,但在公司指導和全場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由周批次生產轉變為四周批次生產模式。從2023年到2025年,該場生產成績不斷提升,斷奶仔豬由56021頭到130307頭,窩均斷奶由10.54頭提升到11.22頭,斷奶均重由5.38kg提升到6.08kg。
▲周小東為種豬場母豬配種。
來自四川渠縣的周小東,畢業于四川農業大學,他不僅是一名中共黨員,在大學期間還擔任班長,并加入了校企合作的“正大班”。在校期間,他多次接觸正大企業文化,被正大的企業價值觀、社會責任感深深吸引。
2012年3月1日,尚在大學四年級的周小東獲得了寶貴的畢業實習機會,進入了重慶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首個標準配套場——棟青配套場,開啟了為期三個月的學習工作之旅。他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實習機會,為了更快地學習成長,他主動放棄休假安排,全勤完成了畢業實習。同年7月1日,畢業后的周小東正式加入了正大這個“大家庭”。憑借實習期間的優異表現,他被安排回到了棟青配套場工作,并因試用期的出色表現,獲得了提前轉正的機會,隨后被選派至湖南正大大屯營種豬場學習進修。學成歸來后,他先后到了永川金龍種豬場、八耳種豬場擔任技術員。經過3年多的沉淀,2016年1月,周小東被派到開縣錢江種豬場,晉升為主管,此后又陸續擔任多個種豬場副場長職務。等待時機的過程固然漫長,但獲得成績的那一刻必然是累積的經驗綻放的曙光。
2020年,由于公司發展需要,重慶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正大重慶區第一個公豬站,并由周小東任公豬站站長。在他的帶領下,公豬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精液保存時間突破7天,后備公豬調教成功率保持100%,公母比達到1:300。與此同時,周小東還培養了2名優秀的公豬站站長。2023年,他被調回種豬場繼續擔任副場長,開展生產管理工作。到2024年2月,經過經驗的累積和時間的沉淀,周小東不負眾望擔起了東方紅種豬場場長的重任。任職期間,他始終秉持正大重慶區豬事業發展十條原則,即:做好兩先“堅持人才優先,確保成本領先”,兩好“養好是本分,賣好是本事”,六化“選址科學化、建設標準化、適度規模化、配套完善化、種源自給化、養殖生態化”。在他的帶領下,東方紅種豬場多次進入集團A類農場名單,成本也逐漸降低,窩均斷奶逐漸提升。周小東自2016年擔任主管至今,所在豬場“零疫情”,其個人多次獲得“優秀員工”“優秀主管”等榮譽。
在周小東看來,場長的工作不僅限于豬場內部管理,還需與公司各部門保持緊密聯系。在豬場內,周小東承擔著統籌全場生產、生活、培養輸出養豬人才的重任。他不僅需要從全局上掌控生產節奏,還要關注場內每一個生產操作細節,確保生產流程順暢和高效。對場外,他需要和公司各部門協同,做好豬場的后勤保障。與此同時,他還需要不斷關注最新的行業動態和技術進展,將這些知識應用到豬場的實際運營中,提高整體運營效率和市場適應能力。在周小東的帶領下,東方紅種豬場于2024年被選為集團豬事業培訓基地。作為培育人才的沃土,2024年至今,該場已成功開展3期“種豬生產技術展翅班”培訓,持續為集團豬事業發展輸送優秀人才。“公司不僅僅將人才放在第一位,更是設置了一系列‘四培訓三選拔’為組織培養優秀人才,選拔人才。”周小東介紹道。
在養豬行業投身扎根十多年的他,被問及選擇這個行業的原因時,他回憶道:“我和妻子是在正大豬場相識,隨后步入婚姻的殿堂,成家立業于正大。最初選擇留下,是因為專業對口。但在實際從事養豬工作后,才發現這不僅充滿挑戰,更充滿樂趣,給我帶來巨大的成就感。也記不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不再只是把養豬當作一個必須完成的工作,而是把養豬當做終身的事業。業無高卑志當堅,我很慶幸一切都那么剛剛好。”
周小東說,他經歷了13年的養豬工作,很慶幸能見證公司把養豬這件事做到了流程標準化。秉承集團“接受變革,不斷創新”的理念,正大重慶區種豬由連續生產轉變為批次生產,不僅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更大幅提升了人效——從以前人均不到100頭母豬到目前人均260頭,同時生物安全防控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這些成就離不開團隊的努力。如今重慶養豬SOP手冊成熟完善,正是這一輩優秀畜牧人數十年如一日奉獻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