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里的“安全守護神”——訪青島正大豬業有限公司萊陽種豬場郝瑞明
在青島正大豬業有限公司萊陽2400種豬場,有一位被同事們稱為“安全守護神”的員工——設備科長兼安全員郝瑞明。自2020年3月入職以來,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精湛的專業技能,守護著場區幾十名員工的安全,保障著數千頭生豬的穩定生產。從安全培訓到設備管理,從隱患排查到應急搶險,他始終沖鋒在一線,用行動詮釋著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擔當與奉獻。
▲設備主管郝瑞明(左一)指導實習生進行配電室例行巡檢。
2020年初,郝瑞明剛入職時,萊陽種豬場的安全管理尚處于起步階段,員工安全意識薄弱,設備故障頻發。公司領導找到他:“老郝,你懂設備,安全這塊也得一起抓起來了啊!”面對雙重職責,郝瑞明沒有推辭。他白天排查設備隱患,晚上研讀安全生產法規,短短一個月就整理出《養豬場安全風險清單》,涵蓋電氣、消防、沼氣等養殖場主要風險領域,為場區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體系。
2024年夏季的一個早晨,場區電路系統突然報警——三期棟舍突然斷電。郝瑞明立即趕到現場,發現因用電負荷激增加上外界氣溫較高,三期主電纜出現故障,隨時可能燒毀。他當機立斷,一邊組織搶修,一邊協調臨時供電。經過3小時奮戰,成功化解危機。事后測算,若故障發生,直接損失將超百萬元。“多虧郝科長發現得早!”場長至今心有余悸。
“很多安全培訓就是念文件,大家左耳進右耳出。”飼養員老張回憶。郝瑞明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結合養豬場實際,設計出“案例+實操”的培訓模式:用視頻演示沼氣爆炸原理,拿滅火器手把手教員工“提、拔、握、壓”,甚至設置模擬觸電體驗,讓員工切身體驗違規無防護操作的后果。
一次消防演練中,新員工小祁因緊張,將滅火器噴管對準了自己。郝瑞明沒有批評他,而是現場示范:“滅火要站在上風口,對準火焰根部掃射!”隨后,他讓小祁反復練習,直到動作達標。如今,小祁已成為分娩組安全員,他由衷感慨道,“郝哥的培訓讓人記得住、用得上。”三年來,郝瑞明累計組織培訓150余場,員工安全知識掌握率從70%躍升至98%。
“郝科長查安全像‘掃雷’,一點問題都逃不過他的眼睛。”設備員向師傅說。每周,郝瑞明都會帶隊巡檢,小到配電箱螺絲松動,大到排污管道腐蝕,他都記錄在冊,限期整改。
2023年深冬的一次例行檢查中,他在-10℃的寒風中登上售豬臺天然氣站,發現管道有刺鼻味道。“天然氣主要是甲烷,無色無味,但我們使用的都加了臭劑,一旦泄露會有臭雞蛋味。”他指著管道處對同事說。隨后他立即進行隱患排查,發現是管道橡膠墊破損,在1小時內完成了更換維修,避免了一起可能引發氣體泄露的事件。
據統計,他累計排查隱患300余處,整改完成率100%。場區連續三年實現“零事故”,郝瑞明也獲評集團“山東區優秀安全員”。作為一名設備管理員,郝瑞明深知,安全生產的前提是設備穩定運行。他主導優化巡檢流程,將故障率降低40%;推行備件國產化,年省成本35萬元;還牽頭完成設備自動化升級,使生產效率提升28%。
2022年,場區自動喂料系統頻繁卡頓。郝瑞明連續一周蹲守豬舍,發現是傳感器粉塵干擾所致。他設計出防塵罩,成本不足百元,卻徹底解決了問題。技術員小馬佩服地說:“郝工總能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最讓人頭疼的問題。”
輝煌成績的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2021年場區防疫封閉期間,郝瑞明連續駐場7個月,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期間兒子發高燒,他只能隔著手機屏幕安慰妻子:“你先帶孩子去醫院,我這邊實在走不開……”
“老郝是真正的‘老黃牛’,”場長說,“有他在,我們心里就踏實。”而郝瑞明自己卻笑著說:“我只是做好本職工作。如果每個人都能守好自己的‘責任田’,企業自然能平安發展。”
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守。郝瑞明用3000次隱患檢查、150場安全培訓、100%的整改率,筑起了一道看不見的安全長城。他像一顆螺絲釘,緊緊鉚在養殖生產第一線,詮釋著新時代勞動者的工匠精神與責任擔當。正如他在匯報時的發言:“安全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而是刻在心里的信仰。只要我在這個崗位一天,就要讓每一位同事平平安安回家!”
- 上一篇: 無
- 下一篇: 匠心致遠 臻于至善——訪襄陽正大有限公司生產運營工程師陳家奇